遏制月嫂行业乱象:月嫂等级评定亟待统一规范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浏览:334次 时间:2019-08-20
 月嫂等级评定亟待统一规范


  今日社评


  本报特约评论员


  遏制月嫂行业乱象,首先要解决好证出多门问题。有关部门有必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制定专门办法,统一发证机构和月嫂等级评定标准。其次,对于该不该叫“首席月嫂”,技能能级究竟该怎么评定,由谁来评定,以及月嫂的操作规程、操作要求,必须予以明确。


  近些年,月嫂这一群体越来越受关注。然而大家对月嫂们似乎并不了解,有些初次接触月嫂的人甚至直呼:“三观都被刷新了!”据报道,总体而言,月嫂的工资档位一般有“初级”“中级”“高级”“金牌”和“首席”几类分法。具体属于哪一等级,各家家政平台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评判。无论是学校的家政专业学者、家政公司管理人员,还是客户、月嫂们自己,都感到月嫂这个行业“太乱了”。


  近年来,月嫂行业蓬勃发展,但仍存在有效供给不足、行业发展不规范、消费者满意度不高等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可想而知,月嫂的技能等级任由平台自作主张,岂能不乱?前不久,央广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月嫂技能培训至少有三乱:其一,培训7~10天,时间这么短,能否学到专业服务让人怀疑;其二,课程五花八门,意味着培训内容缺乏规范;其三,证书不统一,说明发证机构混乱,或者说存在随意发证。月嫂行业乱象频频,亟待规范。关键的问题在于,月嫂等级评定的依据到底是什么,究竟由谁说了算?


  目前,《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与月嫂行业相关的,仅有 “育婴员”“保育员”两种职业,并无“金牌月嫂”之类的说法。而国家标准委2016年2月发布的《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将母婴生活护理服务分为六级,包括从一星级到五星级以及金牌级,并未设定“高级”“首席级”。而且,标准虽然有,但仅是“推荐性”而非“强制性”的。此外,一些地方也设定了本省、市的月嫂等级标准。令人忧虑的是,目前,“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人才研究会”“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等机构都表示自己发的月嫂等级证全国通用,也不乏一些平台和月嫂培训机构以自定的标准或者“拉大旗作虎皮”,假冒他人名义来搞培训、发证。


  没有规范的市场,只会带来泥沙俱下。证出多门,难免会鱼龙混杂,容易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损害消费者利益,扰乱月嫂市场秩序。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巾帼家政定点务工人员、高级育婴师蔡细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月嫂行业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统一’。尽快建立月嫂行业培训管理制度,规定市场准入资格、技能培训等内容,加强对月嫂行业的规范,是必须要推动的事。”


  遏制月嫂行业乱象,首先要解决好证出多门问题。有关部门有必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制定专门办法,统一发证机构和月嫂等级评定标准。其次,对于该不该叫“首席月嫂”,技能能级究竟该怎么评定,由谁来评定,以及月嫂的操作规程、操作要求,必须予以明确。一方面,有必要统一各地的月嫂技能考核质量与水平;另一方面,须促进各地月嫂技能培训水平的整体提高、均衡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6月印发的《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提出,建立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系统,探索建立全国家政企业和从业人员社会评价互动系统。期待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系统早日建成,使月嫂的等级证书能上网“一键可查”,方便消费者甄别选择,以倒逼月嫂市场规范。


  遏制月嫂行业乱象,还需加强监管。商务、人社、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要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大整治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黑培训”“黑中介”等违法违规者。同时,构建协同配合机制,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不给培训机构和中介打“擦边球”的机会,常抓不懈。假以时日,方能不断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确保月嫂行业健康、有序,实现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