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处处春暖花开。春天阳气生发,人体在经过一个冬天的潜藏后,容易肝火旺盛、情绪不稳定。
肝火的表现症状
肝火指肝经火胜,内扰于肝的一种病理现象。多由于情志不遂、郁而化火、嗜食肥甘油腻而化火或其他脏火累及肝脏所致。
肝火常见表现为心烦易怒、抑郁爱叹息、口苦口干、胁肋部不舒服甚至疼痛,还可能会伴有头晕胀痛、面红目赤、耳鸣甚至突发耳聋、小便少且黄、大便干、舌红苔黄等症状,部分人还会出现失眠多梦、噩梦连连。
解决方案——代茶饮
柴胡甘草茶
适用症状:口干舌燥、嘴破。
材料:柴胡、甘草各3克。
功效:柴胡能疏肝解热、镇痛消炎,甘草则有助于清热解毒、益气生津。
玫瑰白芍茶
适用症状:舒缓胸闷、烦躁。
材料:玫瑰花、白芍各3克。
功效:玫瑰花可行气活血、理肝气、解郁,白芍平肝养阴、益气除烦。
菊花薄荷饮
适用症状:眼睛酸涩、头痛。
材料:菊花、薄荷各3克。
功效:菊花具平肝明目、解热养阴功效,薄荷疏肝解郁、清利头目。
银花栀子饮
适用症状:痘痘问题、浅眠。
材料:金银花、栀子各3克。
功效:金银花可散热解毒、凉血及消炎,栀子清肝泻火、镇静除烦。
春季,人体的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要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凡有损阳气的事情都应避免。
春季养肝穴位
肝在五行中属木与春相应,因而春气通肝。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这里特别推荐三个脚上的穴位:大敦、行间和太冲。
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
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灸,都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行间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
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
太冲穴
太冲穴很好找,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行间穴”的方向推揉,就可以把肝火发出去了。
转自:老年日报
来源:新闻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