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了很久还是困倦乏力、哈欠连天、做事丢三落四……这可能并不是因为懒惰、记性差,而是大脑的能量条已经亮起红灯,出现了“脑疲劳”。
脑疲劳可能导致大脑萎缩
脑疲劳是一种亚健康状态,很多人以为脑疲劳只是“累”,睡一觉就好,但事实却没那么简单。研究发现:短期的脑疲劳是可逆的,休息后可恢复;长期脑疲劳超过6个月会变成慢性疲劳综合征,可导致大脑萎缩,最终演变成老年痴呆。
脑疲劳的典型症状要关注: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嗜睡、社交意愿低、思维变缓慢、情绪难控制。
脑疲劳的“元凶”:在持续较久或强度过大的脑力劳动过程中,脑细胞代谢产生的氧自由基等有害物质大量淤积,会阻塞大脑的营养通道,造成血氧含量降低,血液循环不畅。
大脑最怕这5件事,会加剧“脑疲劳”
1、熬夜,睡眠不足
睡眠对大脑来说,是清理氧自由基等代谢废物的过程,因此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
健康方:睡前两到三个小时,可调暗灯光、泡热水澡、听轻松舒缓的副交感音乐促进睡眠。此外还要注意规律作息。
2、高糖高脂饮食
当摄入糖分过多时,多余的糖在体内产生糖化反应形成糖基化终产物,会加速人体衰老,损伤大脑。高脂饮食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脑部微循环。
健康方:吃烤串等油炸食品时,可搭配新鲜的绿叶蔬菜。吃甜品时可适量喝茶,尤其是绿茶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对于促衰老物质有对抗作用。
日常饮食应减少烧烤、油炸食品,蒸煮的烹饪方式更有益于大脑健康。
3、长期压力
长期压力过大会使得皮质醇水平升高,促进自由基的合成,导致脑疲劳,出现记忆力差、情绪低落等症状。
健康方:适当补充富含钾、钙、镁的食物,有助于神经稳定、缓解压力,比如香蕉、深绿色叶菜、坚果、紫菜、豆制品等。
4、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会导致血液循环减缓,脑部供氧不足,脑细胞活力下降,容易产生疲劳感。
健康方:相比起跑步、走路,复杂运动和群体运动更有助于缓解脑疲劳,比如参加广场舞等群体运动或打羽毛球等需要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的球类运动。
5、用脑过度
连续高强度用脑2小时或一天高强度用脑超过6小时,都容易导致脑疲劳。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看手机短视频,注意力高度集中,也容易引发脑疲劳。因此刷短视频超过45分钟,要注意休息。
健康方:高强度用脑后,可到户外散步,亲近大自然,放松身心。另外,浆果被称为“抗氧化能手”,适量吃一些蓝莓、葡萄等,有助于清除氧自由基,缓解脑疲劳。
转自:央视财经《职场健康课》
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