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碰上它,死亡风险增10倍!身上有这些信号赶紧就医

来源:网络推荐 浏览:27次 时间:2025-09-09

夜尿增多、泡沫尿

眼睑浮肿、双腿肿胀

血压异常、食欲减退

不明原因的乏力、恶心、呕吐……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上症状

可能是“糖肾”信号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发表研究报告显示

2023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2.33亿

年龄标准化患病率达13.67%

如果“糖尿病+肾损伤”双重叠加

死亡风险将增加10倍左右

(来源:Lancet 2021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01

血糖高一点不痛不痒

怎么就把肾伤了?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大约1/3的糖尿病人会发生糖尿病肾病。甚至在接受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当中,有近一半是糖尿病引起的,是导致糖尿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明明血糖只是高一点,又不痛不痒,怎么会伤肾?

你可以把肾脏想象成身体里的“筛子”——每天过滤血液,回收营养,排出废物。而长期高血糖,就像不断用“糖水”冲刷这个筛子:筛孔被撑大,蛋白质悄悄漏出(产生蛋白尿);同时,糖毒产物堆积,引发炎症,肾脏组织变硬、萎缩。

如果还合并高血压,那简直是“重锤敲筛子”,肾损伤速度翻倍。因此,控制血糖和血压是保护肾脏的关键因素。

02

肾脏悄悄变坏的五个阶段

很多人发现已是中晚期

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患者早期一般没有明显自觉症状,常被忽视。而一旦出现乏力、浮肿、贫血、尿少等临床症状时,往往已不在早期,病情难以逆转,最终难逃尿毒症的结局。因此,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可分为五个渐进的阶段:

①糖尿病肾病1期(高滤过期)

肾脏超负荷运转,过滤速度加快,但表面无症状。

②糖尿病肾病2期(静息期)

肾组织开始出现微小损伤,患者偶尔会出现晨起眼睑浮肿或双腿肿胀的情况,但此时尿液检查仍然正常。

③糖尿病肾病3期(早期肾病)

此时出现“泡沫尿”,化验检查发现微量白蛋白尿,这个时期及时干预仍可逆转。

④糖尿病肾病4期(显性肾病)

水肿加重,血压升高,尿蛋白增多,此时肾功能已损伤呈不可逆趋势。

⑤糖尿病肾病5期(肾衰竭期)

患者出现疲乏、严重水肿,皮肤瘙痒,呼吸带尿味,严重贫血,甚至胸闷、气促,此时患者需要透析或肾脏移植,方可维持生命。

提示:3期之前是逆转黄金窗口,一旦错过,治疗将变得非常困难。

03

糖肾防控“三血达标”是关键

警惕浮肿和泡沫尿

1. 如何早发现?盯住“尿微量白蛋白”

指南建议:2型糖尿病确诊即应检查,之后每半年~1年复查一次(来源:《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

2. 吃素能护肾?错!优质蛋白不能少

长期吃素会导致肌肉流失、营养不良,反加重肾脏负担。推荐适量摄入鱼、蛋、大豆等优质蛋白。

3. 能否逆转?抓住3期之前

3期及以前,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有很大机会让尿蛋白转阴、延缓肾病进展。

4. 尿蛋白转阴=痊愈?仍需定期复查

尿蛋白转阴不代表肾脏损伤完全消失,坚持随访才能避免蛋白尿复发和肾损害加重。

5. 不止是控糖,血压、血脂都很重要

糖尿病肾病是一个系统工程,综合管理才是关键。

预防“糖肾”,记住三句话:糖友每年必查“尿微量白蛋白”;稳住血糖、血压、血脂——“三血达标”是关键;出现泡沫尿、身体浮肿,尽早就诊肾内科。

来源: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