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偷吃女主人母乳补血,90%的人都不知道母乳的真正意义

来源:网络推荐 浏览:611次 时间:2017-09-28

最近,一则保姆偷吃女主人母乳的新闻上了头条。


哈哈,这位保姆居然觉得母乳是绝佳补品,可以给自己补血。

关于母乳在医学上的特殊功效,我听过不少,比如:

  • 母乳可以杀死癌细胞

《每日邮报》前几个月曾报道,在科学家意外发现母乳含有可以杀死肿瘤细胞的物质“哈姆雷特”之后,人们正在用母乳来治疗癌症。目前,在膀胱癌患者身上的实验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研究人员们还认为,含有“哈姆雷特”物质的复方母乳对肠癌和宫颈癌也有疗效。

让人惊喜的是,这种物质会在癌细胞上生长却又不会损伤健康的细胞,因此不会有像化疗那样带来的虚弱副作用。

  • 可降低儿童患癌症风险

去年,《儿科与儿童健康报道》有一篇医学研究报告就指出过:西班牙的一项医学研究表明,母乳哺养可以减少儿童患癌症的危险。

不过,母乳能保护孩子防癌的效能只有在母乳哺养至少达两个月之久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而且给孩子哺喂母乳的时间越长,孩子患肿瘤和白血病的危险就越小。

研究结果还显示,母乳哺养预防儿童癌症的功效从孩子出生后头8个星期开始产生,然后在孩子生命的至少头半年内一直增长。

不过,母乳并不是万能的,尤其是母乳里面铁元素含量较少,吃母乳的婴儿尚容易贫血,成人如果想用喝一点点母乳来补血,那真的只是臆想罢了。

好吧,言归正传。

之所以提这个新闻,我并不是要嘲笑和谴责这个保姆,我其实想要做的是,让大家了解母乳真正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孩子,除了营养和疾病防治之外,母乳还有非常重要的心理学上意义。

❶ 孩子没有安全感很有可能跟母乳喂养有关

母乳是孩子在这个世上和妈妈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母乳本身,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石。

刚出生的孩子也有视力,只不过是高度近视。他们的视力所能及的距离,恰恰是妈妈抱他在怀里哺乳时,从妈妈的脸到孩子眼睛的距离。

所以,母乳喂养,似乎天然有着营养供给之外的深层意义。


如我们这个漫画故事里讲述的:

孩子饿了,跑到正在忙的妈妈身边,钻进妈妈怀里掀开衣襟开始寻找奶头。可妈妈怕孩子缠着自己而影响工作,就把孩子推开。

孩子哭了,妈妈也无暇理会,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工作里。孩子哭着哭着就睡着了。哭着哭着也就长大了。

长大了的孩子,变得有力量,也变得和当初的妈妈一样。此时,角色出现了倒置:妈妈寻求孩子的关注,结果只得到孩子的冷漠回应。

在漫画里,也许我们会觉得有些匪夷所思,认为是不是夸张了些。之所以我们会有这种想法,那是因为我们对母乳的意义认识还不够。

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个案:

一个四岁的小女孩,看起来很乖,只是走到哪里都喜欢抱着一个枕头。不管做什么都要抱着那个枕头。

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出门玩的时候。孩子的父母觉得非常头疼,而周边的人则觉得很是纳闷。

经过了解我发现,那个枕头是用妈妈的衣服缝的。那上面有股奶香味,确切说,是妈妈的味道。

孩子妈妈总是出差,不能陪在孩子身边。所以,这个枕头,就是孩子安全感的自我补偿的替代物。

对孩子来说,母乳不仅仅是不可替代的最佳营养品,还是最温柔的情感慰藉。每个孩子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上,对他们而言,这个世界充满了喧嚣和凶险。

只有静静躺在母亲的怀抱里吸吮母乳时,倾听熟悉的母亲的呼吸声和心脏有节奏的跳动,才能获得类似子宫里的那份踏实和安全感。

母乳过程中,孩子的脸轻轻贴着妈妈的乳房,妈妈温柔地抱孩子在怀里,这种肌肤相亲的触感之中,是爱在流动。

所以,只要条件允许,请坚持母乳,也请孩子爸爸支持妈妈们的努力。

❷ 母乳时间太久也不好,容易引发口唇期固着的问题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成年人的嘴上有特别多的毛病,譬如他不停地嗑瓜子,不停地说脏话,不停地嚼口香糖,不停地说话。

这实际上都是他小时候口唇期固着的问题,要么就是没有满足,需要的时候妈妈没有给予,要么就是过分被满足了。

【科普知识:口唇期固着】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性心理发展分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生殖期。如果在其中某个阶段得到过分的满足或者受到挫折,会导致固着,固着将导致无法正常地进入性心理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即人如果没有处理好那个时期的关系,就会类似于退化一样,年龄可能在增长,但是心理状态可能还停留在那个时期。

在我做临床心理咨询的时候,就遇到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20出头的男孩,他告诉我,自己一直吃奶吃到十三岁。在他13岁的一天,他同学叫他去上学,看到他吃奶,非常吃惊。这个小男孩突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不能吃奶了,于是才真正戒了奶。

实际上妈妈那时候没有奶了,只是孩子依恋妈妈。通过了解我发现,这个男孩出生以后,妈妈又接二连三生了弟弟和妹妹,对他的关注自然减少。

关注减少直接导致孩子焦虑,因为所有孩子都希望妈妈爱自己,于是行为退行,回到小时候,总是缠着妈妈吃口奶,妈妈没有办法,于是这个孩子就一直吃奶吃到十三岁。

再后来,这个男孩子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他会不停地跟你说话,一直说到你快睡着为止。

❸ 什么时候给孩子断奶合适?

很多妈妈问我:什么时候给孩子断奶合适?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纯母乳喂养直到6个月。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更长时间,同时要补充其他适当的食物。

通常情况下,我们按照世卫组织的建议做就好。但如果有这样一些标志性的现象,我们也可以思考是否给孩子断奶:

一种情况是,妈妈一整夜喂奶时间,喂奶次数超过五次以上,这个时候奶量很少,宝宝喝不饱,所以它会反复地去吸食;

一种情况是,宝宝喝着喝着就睡着了,所以他对母乳的依恋仅仅是对身体的依恋,而不是真正需要母乳。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妈妈实在缺乏足够的精力,不能享受喂奶的快乐,睡眠完全无法保证,白天没精神陪孩子等。

在保证给孩子喂足4个月到半岁,妈妈就可以考虑给孩子断奶了。因为如果单纯为了保证母乳,而拖垮母亲的身体以及陪伴孩子的热情,直接影响到母子间相处的和谐,那也会得不偿失。

必须提醒的是,断奶时,我们必须要给孩子有一个情感上的过渡,让孩子从母乳安抚,平稳过渡到“爱与接纳的安抚”,而不能突然中断。

有两个比较常用的断奶办法:

  • 请其他家人介入

请家里的其他大人,比如老人或者孩子爸爸参与到孩子的日常护理中来,妈妈在白天依然可以多陪伴孩子玩儿,但是到了晚上,可以和孩子保持距离,由其他抚养人代为护理宝宝。比如告诉孩子,是因为妈妈有事儿,或者不太舒服都成。

我家开心当时就是这样断奶的。当然在我准备给开心断奶之前,开心姥姥就已经提前准备,介入到了带孩子的过程中。

断奶那天,白天的时候我还跟她玩儿,晚上告诉她,妈妈有点儿不舒服,得要姥姥晚上陪开心睡。睡了一晚,没有哭闹,就这样把奶给断掉了。

  • 做好孩子情绪大爆发的准备

有不少妈妈没有人帮忙带孩子,或者孩子脾气更大一些,就更要做好准备,迎接孩子即将到来的情绪爆发。

母乳妈妈一定会发现,平日里孩子闹情绪,一般喂母乳是安抚孩子情绪的好方法。但实际上这种安抚只是暂时的,母乳不过是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并没有将孩子内心的情绪真正排解出来。所以,断奶期间,孩子一般都会借此机会,来次情绪大爆发。

别担心,这种哭闹和情绪的爆发是好事。妈妈们需要做的是接纳孩子的情绪,陪在孩子身边,不要阻止孩子哭闹,尽量保证跟孩子有目光交流,拍拍孩子的背或者揽住还自己,让孩子看到你在关注他。千万不要怕孩子断不了奶,而刻意减少对孩子的关注。

在《人生的第一次分离,你做对了吗?》这篇文章中,我说过更多有关断奶的建议,感兴趣的妈妈可以看一下。

写到这里,我想起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说,网上、线下销售母乳的情况非常普遍,电商平台上一袋250毫升的新鲜母乳甚至能卖到150元。

我想的说,撇开卫生条件和储存条件不说,如果妈妈不能亲喂,母乳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它将失去心理学上的意义。

所以,请妈妈们重视真正的母乳喂养,通过早开奶、按摩、多吮吸、多喝汤、补充蛋白质等方式增乳,万一母乳不足,再借助配方乳等其他方式给孩子补充营养。在网上购买母乳的方式还是要慎重。

特别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谢谢合作!